理论文献
选粉机对磨机产量的影响
作者:李喜才   发表时间:2014-04-26

李喜才  高级工程师

 

  磨机配备选粉机生产,称为闭路循环系统。选粉机的作用是:将磨机粉磨到一定粒度的细粉分离出去成为合格产品,粗粉重新返回磨机进行再粉磨;并能防止细粉在磨内黏附研磨体引起缓冲作用,提高磨机的粉磨效率,调节颗粒组成,防止细粉不均匀现象,所以选粉机能够保证粉磨质量,提高磨机台时产量。

    选粉机的综合性能要看:一是选粉效率;二是所分离出来的成品3~30μm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比例,因为这区间段的颗粒是发挥水泥强度最佳部分。选粉效率的高低,直接影响到磨机产量。太低的选粉效率将扼制磨机产量,太高的选粉效率,30~80μm的颗粒在成品中占有较大的比例,降低了水泥的比表面积,降低了水泥强度。因此说,太高和太低的选粉效率并非我们理想的指标。

    循环负荷是指粗粉的回磨量与成品量之比。因为安装有选粉机的磨机(闭路磨)要求磨尾出来的混合粉可以粗细并存,不需要全部合格了才出磨。所以入磨物料量加大了,物料在磨内循环量也较大地提高了;细粉在磨内黏附研磨体引起的缓冲作用减少了,磨机的产量也就提高了。

    由此看来,在磨机粉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,循环负荷率与磨机产量是个正比关系,但是,它与选粉效率却又是反比关系。同等情况,如果增大磨机内循环负荷量,磨机产量才会提高。可是,较大的循环负荷率会使选粉效率下降,很多合格品选不出来,重新回到磨内循环,磨机的台时产量也不会提高。这种矛盾状态,提出一个新问题:改善选粉机性能。

    目前,选粉机有三代产品。第三代以O-Sepa选粉机为代表的高效选粉机:这种选粉机采用了新的分级原理,即离心分级,突破了第一代与第二代选粉机的分级模式,从而使分级区内的分级强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;分级强度的提高,使得选粉机具有选粉效率高,分级强度高的特点。但这种高效选粉机其本体不带细粉收集装置,在工作时,系统中须配置一与选粉机处理风量相当的大规模收尘设备,如果用于技术改造,要有一块较大的空间面积,而且这设备投资较高,一般是旋风转子式的3~5倍。据了解,这种选粉机的性能有较大的优势,但是,由于其系统的复杂性,占地面积大和投资较大等原因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推广和应用。

    第二代是旋风式选粉机,在此基础上改进成转子型,它的主要特点是:外部设有独立的循环风机,取代了离心式选粉机的大风叶;机体四周设有6~8个旋风筒,用于收集细粉,由离心式的内循环方式改变为外循环方式,旋风式选粉机的内部结构,仍保持了离心式选粉机的结构特点:即在分级原理上与离心式选粉机是一致的,属重力分级,只是将选粉机的分级与收集两过程分开,使得旋风式选粉机优于离心式选粉机:一、主轴的转子转数与循环风量可以分别调节,既易于调节细度,也扩大了细度的调节范围;二、旋风筒的采用,提高了细粉的收集率。因而,旋风式选粉机减少了细粉的循环量,提高了选粉效率。现在普遍使用的旋风式选粉机的选粉效率在45~65%之间。

    第一代是离心式选粉机,由于生产的年代较早,由普通型改进为高效型。其主要特点是:循环风机及细粉收集用的旋风筒结合在一个单机系统内,因此,也称为内循环选粉机。它的主要缺陷是:循环负荷率高300~400%,选粉效率低30~45%左右。因此,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生产需要。如果继续使用,必须经过改造,达到较低的循环负荷和较高的选粉效率,才能满足我们的生产需要。

    出磨细度、回粉细度与磨机产量有很大的关系,出磨细度过细,将直接降低磨机产量,这是因为在同等条件下,较细的出磨物料在磨内停留时间相对较长,循环负荷较低的原因。出磨细度过粗,将加大磨内循环量,没有研磨好的过粗的粉又回到磨内,这部分过粗的粗粉占据了本应该多喂料的位置,直接影响磨机的产量。因此直观地说,回粉细度与出磨细度之差越大,选粉效率就越高,同等条件,磨机的台时产量也就越高,这也是个正比关系。

    磨机在同等条件下,根据产品的细度要求,出磨细度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。又需配备较好的分级设备,回粉的粗粉细度才能较大。所以,粉磨系统才会形成较低的循环负荷和较高的选粉效率,这时的磨机可以加大喂料量,磨机产量因此而提高。

 

 

(此文章首次发表在《中国建材报》2002年6月4日B3版)

作者电话:18843442229